開始料理三餐後,每天所想的就是要煮什麼?一個問題想久了,好像會更深入的去探討這樣吃健康嗎?或者是這個食材、食品有沒有問題?營養成份是什麼?有人說需要這麼認真嗎?我說:「當然要。」,當自己瞭解自己吃進了什麼東西有什麼營養素之後,受益的絕對不是一個人而已。在餐桌上是機會教育的最好時刻,為什麼要把這麼寶貴的時間送給安親班、補習班和辦公室呢?每個老師都稱讚我們家孩子都不挑食,是怎麼教的?很簡單,讓他們知道吃進去的東西對他們有什麼好處,而不是光香不香、甜不甜、可不可愛而已。
不管是愛吃不愛吃的食物,我一定會讓他們瞭解這個東西對身體的好處是什麼,然後再由他們自己決定要不要吃。通常他們都會吃,只有吃多和吃少的差別而已。像苦瓜可以退火、菠菜有鐡質可以補血、芹菜有纖維質可以幫助排便等等,還有常吃到的蔬果就是當季盛產,雨季時的菜價,這些都是我們在餐桌上會聊到的事情。一但你的態度是認真的,孩子也會感受到這些事真的很重要,而去多關心生活周遭的事物。
所以這兩年多發生這麼多的食安問題,說真的我們家中箭的很少很少,讓我更確定自己的堅持是對的。找友善土地的小農購買最天然的食材,雖然價格不比市價,但身體會告訴你這樣吃值不值得。我們把看醫生的錢挪到食材的購買上,換來的是更健康的身體與更和諧的家庭氣氛。更因為接觸小農後,才開始注意到台灣農業與糧食供給的問題,這些問題才是源頭,才是未來最可怕的事情。
在這樣一個財團當道、利益至上的原則下,社會的價值觀變了,變的自私無愛、不考慮後果,只求當下的最高報酬,儘管要犧牲民眾的健康也在所不惜。如果大家還不去重視吃進肚裡的東西,那我真的不知道,大家努力工作賺錢到底是為了什麼?食、衣、住、行,最重要的“食”都不在乎了,難道還要在意是不是穿名牌、住豪宅、開進口車嗎?就說現代人的價值觀變了,變的讓人覺得可憐,可憐的是不知自己為什麼而忙、而活。
寫這篇並不是說眾人皆睡我獨醒的感慨,而是看到台灣有人正在以自己小小的力量,去改變人們偏頗的想法。用自己的力量去喚醒迷失的靈魂,雖然資源不多但努力就會被看見,慢慢的從食安風暴中抬起頭,獲得大家的重視與肯定。
多在乎一點吃下肚的東西,也許就可以少很多無良廠商的毒害,讓下一代在這個資源分配不均的社會裡,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去為自己掙點立足之地,才是我們最重要的課題。而不是只有留下錢讓他們繼續迷失在這個虛無飄渺的花花世界裡。
上圖取自主婦聯盟網站。